欢迎进入赣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!
举报邮箱/电话
上犹:存储“绿水青山” 收益“金山银山”
发布日期:2023-08-28 来源: 赣南日报

上犹县因山而兴,因水而灵,看山,层峦叠嶂;望水,碧波荡漾;进村,美丽宁静;入户,窗明几净,一幅“蓝天、碧水、地净”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呈现眼前。

  上犹县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创新乡村发展模式和生态治理模式,着力推动农区变景区、农房变客房、产品变商品、空气变人气、农民变社民、青山变金山“六大转变”,走出一条生态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
  农区向景区转变。上犹县梅水乡园村因整个村庄四面环山、成圆锅状而得名,因地处山区,耕地资源紧张,人均不到两分地。为摆脱贫困,当地立足实际,依托优良的生态优势,重点发展茶叶种植,同时以茶产业、茶文化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。目前,园村按照“往来都是'客’,茶韵满'园’春”的定位,围绕“党建引领、茶旅融合、多元治理”三个方面精心规划,注重和美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精密结合,坚持生态整治、多业融合、全面帮扶。打造了赣南森林小火车、魅力茶园、客家门匾长廊、5678时代记忆馆等精品旅游项目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,直接间接带动就业531人,村民人均通过旅游业获得年收入约8000元。

  农房向客房转变。上犹县五指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、省级自然保护区、省级地质公园。近年来,五指峰乡以民宿发展为突破口,借力乡村民宿产业聚集、拓展农业功能、发掘农宅价值、改善乡村环境、赋能乡村振兴。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农房,增加农民收入,也壮大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。以茶旅融合发展为新路子,打造一批各具特色、独具魅力的民宿,以摩洛哥建筑风格为主的漫园山居民宿,打造沉浸式体验、不出国门就能感受浓浓异域风情;紧扣户外露营、溯溪、徒步体验的行梦望山民宿是团建活动的不二选择。目前,五指峰民宿规模经营9家,小规模经营3家,在建3家。这些民宿将成为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“金点子”、带动共同富裕的“金钥匙”。

  产品向商品转变。安和乡精品果蔬园是“党建+七园”产业之一,过去依靠钢架大棚仅能实现“不空棚”,效益不高。近年来,安和乡积极推动产业升级,通过农业产业招商,成功引进浙江台州客商入驻果蔬园,实现“不空棚”到“高效益”的华丽升级。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、转变管理方式,培育出羊角蜜、网纹瓜、西瓜等精品水果。目前,果蔬园全年产值可达560万元,全年纯收益近224万元。通过产业示范引领,带动村民就业20余人,人均每月增收1200元,是实现村民与村集体共同富裕的“甜蜜事业”。

  空气向人气转变。上犹县拥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4座,森林覆盖率达81.4%,空气负氧离子常年等级在7级以上,有着“中国天然氧吧”的美誉。依托优良的生态优势,上犹县吹响了“百万湾区游客入犹计划”的号角,开展大湾区旅行社(团)采风行活动,与深圳旅游协会签订战略协议。策划举办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,投放赣深高铁冠名专列,举办全市龙舟邀请赛、仲夏夜市集等系列活动30余场,引爆消费市场。上半年接待游客、旅游收入分别增长55%和45%,超2019年同期水平,旅游产业复苏势头强劲。

  农民向社民转变。和美乡村的建设,离不开文化的力量,要注重建,更要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。开展“最美家庭”“上犹好人”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,通过榜样示范引领,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对红白喜事的操办发出倡议,持续推进移风易俗,带动村风民风转变,让文明理念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
  青山向金山转变。双溪乡草山是一个天然大草场,是户外登山观景的网红打卡点。春天和风送暖,嫩草初发,连绵的山峦生机盎然;夏天云雨连连,草茂花盛,牛羊在这里无拘束地生活着;秋天水瘦山寒,草枯花谢,云成了大草山最美的点缀;冬天银装素裹,绿草摇曳,白雪映衬着莽莽的大草山。双溪乡积极探索“两山”转化通道,利用“音乐+旅游”“夜市美食+旅游”“露营+旅游”等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,发展草山特色旅游项目和户外节庆活动,丰富旅游业态,提升草山旅游档次和品位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休闲度假、打卡消费。(特约记者黄传章 通讯员王世桦 翁春雷)

地址: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文清路53号
业务联系部门: 市场经营部
业务联系电话: 0797-8222862
邮编: 341000
电话: 86-0797-8222897
E-mail: jxgzsdsjy@163.com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